咸丰县探索接地气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
近年来,乡村振兴政策不断推进,让农村里的生活环境的改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在这股潮流中,咸丰县以其独特的探索方式,走出了一条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新路径。随着一系列新设备的投入和应用,咸丰县正在慢慢地实现农村环保的新高度,充分体现出“绿色生活”的美好前景。
在咸丰县曲江镇的湾田村,村民魏翠云兴奋地向记者分享了她的使用经验:“我们这里的生活垃圾以前让人烦恼,现在利用无烟柴火集成灶,不仅能做饭,还能将一部分垃圾当作燃料焚烧,一举两得!”这位民生的直接受益者,无疑是这项新技术的“忠实用户”。
无烟柴火集成灶的应用,是咸丰县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早在2020年,湾田村就开始试点秸秆直燃供热项目,推行这种新型灶具。它可通过秸秆、废旧衣物以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白色垃圾等进行高效燃烧,既提供了廉价优质的能源,又降低了露天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。值得一提的是,魏翠云的女儿在回乡过年时,看到这一新设备,立马被其吸引,并在母亲的推荐下购买了3台,显示出这一技术在农村的受欢迎程度。
目前,湾田村已有73户农户购买了无烟柴火集成灶,周边的五龙坪村也是如此,也有77户家庭加入了这一环保行列。如此广泛的推广,彰显了咸丰县在农村环境卫生改善方面的决心与努力。
咸丰县乡村振兴局在6月时利用120万元的县级衔接资金,为26个较偏远的村庄建立了50套小型垃圾处理站,这些小站点采用户外垃圾焚烧炉技术,有效解决了传统垃圾转运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。村民的生活垃圾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地处理,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,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。
“以前我们转运垃圾,每吨需要100多元的费用,而现在通过无害化焚烧处理,仅需不到20元,”在黄金洞乡水杉坪村,村党支部书记姚华军如释重负。显然,小型垃圾处理站的设立,不仅有效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,也在处理垃圾的效率上做到了质的飞跃。
作为咸丰县环保新模式的另一大亮点,这些小型垃圾处理站配备了独立密闭的高温燃烧室,极大降低了热损耗,避免诸如玻璃难以完全焚烧、厨余垃圾难以燃烧、燃烧过程产生的有害废气分解不完全等问题。目睹了环境的变化,慢慢的变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生活垃圾的处理并非难事。当下,咸丰县的自然环境逐渐好转,村庄的绿树蓝天与焕然一新的生活面貌相互映衬,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。
咸丰县通过以科技为驱动、以环保为使命的小型垃圾处理模式,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农村生态环境,也慢慢的变成为周边地区学习的榜样。如今,宣恩县、重庆市奉节县等地纷纷引入咸丰县的垃圾处理技术,定制了20余套小型户外垃圾焚烧炉和3套10吨级的大型户外垃圾焚烧炉,显示出这一模式的成功与普遍适用性。
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,咸丰县逐渐在农村环保工作中谱写出越来越美的篇章。通过这一些设备,不仅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焚烧处理,更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,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。每一位咸丰县的农民都在这项环保事业中自觉成为参与者,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总之,咸丰县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,不仅为当地的环境治理带来了新思路,也为全国范围内提升农村里的生活质量提供了科学参考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咸丰县将继续探索与完善这一模式,推动更多地方的环保事业一起发展,让绿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